跳到主要內容

打造自己適用的Linux環境

最近瘋狂測試安裝了幾個Debian/Ubuntu系列的Linux發行版(Linux Mint, Linux Mint Debian, MX Linux, Sparky Linux, Elementary Linux),還有一個廣受好評的Manjaro Linux,這些發行版各有特色及粉絲,在此也不評論各家的優缺點,而是想說能否打造一個最適合自己使用的Linux作業環境,並可以將成果沿用、保留或分享?

Linux Mint
MX Linux
Linux Mint Debian
Elementary Linux
Sparky Linux
Manjaro Linux
Live Debian System (Cherry)

以上這些系統都是在同一台虛擬機中安裝執行,各自分配1個CPU及2GB的記憶體,從圖中可以獲知,安裝好之後他們佔用的記憶體約在425MB至676MB之間,以MX及Sparky表現較佳,而系統最簡潔華麗的Elementary大概是用了自家的桌面環境關係吧,耗用比較多記憶體。

很多Linux發行版都有強調「開箱即用」(out-of-the-box),意味著安裝後馬上就可以投入工作,但是以中文使用者最需要的中文輸入法來說,並不是每個發行版安裝後就一定會有,可以仔細看一下畫面右下角,若有出現小鍵盤圖示,表示有安裝中文輸入法。然而,Live Debian System (Cherry) 是唯一「安裝前」就可以使用中文輸入法,意味著它不必安裝就可以達到「開箱即用」的要求。

再來,每個Linux發行版安裝後大多需要再調校,包含更新、修改設定、安裝常用軟體等等,會再花費許多時間,而好不容易滿意了,下次在別的地方安裝時,還要再重複一次相關過程,還不一定會一模一樣(當然有些高手會有解決辦法),而Live Debian System (Cherry)及MX Linux則可以透過既有的工具複製相同的系統,重新還原、安裝系統也可以在短短數分鐘內完成。

底下是Live Debian System(Cherry)的開機實做展示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下載 ISO 檔使用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Live Debian System 中安裝使用 AI 對話模型 Gemma3 / Taide / DeepSeek-r1 / Qwen3

隨著 AI 的興起,熱門的 ChatGPT 應用充斥在生活中,一般都要上網才能使用,但如果自己有好一點的設備(尤其是獨立顯示卡),也可以安裝在自己的機器中,成為隨身的幫手。目前有一些對話式AI 開放讓人自己架設安裝甚至訓練,不過訓練需要的資源非常驚人暫不討論,以手上既有的設備,大概只能架設中、小型的模型使用。本文以 Live Debian System 為例,搭配 6G Nvidia 顯示卡,安裝 Google 的 Gemma3 以及台灣自行訓練的 Taide 還有最近討論度很高的 DeepSeek,實做如下:

Live Debian System 安裝使用 CodeFormer(使用Anaconda)XXX

目前人工智慧(AI)已有越來越多的應用,而CodeFormer是一種人工智慧數位臉部修復工具,一般可以在其官網上傳照片,它會修復後讓你下載,但傳過一次曠日費時,還好它是開源軟體,於是將其安裝到自己的電腦中,便可以批次處理,不過事涉大量運算,有獨顯速度會快些,沒有的就只能用CPU硬解。

一個隨身碟搞定!數位家庭歷史

  在這個數位時代,我們的生活充滿了科技,從手中的智慧型手機到家中的電腦,無一不依賴軟體與硬體的協同運作。然而,這兩者的關係並非只是科技上的搭配,更能與我們自身的存在產生有趣的聯繫。 想像一下,我們的身體就如同電腦的硬體,擁有各種功能與構造,但如果沒有軟體來驅動,它們便無法發揮作用。同樣地,靈魂就像軟體,賦予我們思想、情感與目標,使我們不僅僅是一具空殼,而是能夠行動、學習與成長的存在。當靈魂與身體結合時,我們才能真正發揮潛能,影響世界。 這個概念與我在信仰中的理解不謀而合。身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成員,我相信每個人都是天父的孩子,擁有屬於自己的天賦與使命。我們的靈魂與身體相結合,使我們能夠學習、成長,並運用我們的能力來服務他人。 這系列文章的目的,正是要探討如何運用科技來保存我們的數位歷史,同時強調自由軟體的重要性。然而,這不是一本教科書,而只是我 20 多年使用經驗的分享,內容難免有所謬誤,但希望能為讀者提供實用的參考。 現今,我們的回憶大多以數位形式存放——家庭照片、珍貴文件、重要影音資料等,然而,如果沒有適當的方法來管理與保存,這些珍貴的記錄可能會隨著時間流逝而遺失。 許多商業軟體的限制,加上不斷提升的硬體需求,使得許多仍然堪用的電腦因為無法升級作業系統而被淘汰,甚至送進回收場,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。長期以來,商業軟體的壟斷使得 Linux 被邊緣化,再加上 Linux 的分支版本繁多,讓許多人無從選擇或學習。本系列文章的主軸是 Live Debian System,因為 Debian 以其穩定性、安全性著稱,且是許多發行版的基礎,因此成為最適合的選擇。我會選用市面上受歡迎的幾個 Linux 發行版,調整界面並選擇適合的軟體,特別是針對繁體中文初學者,提供最佳的入門方案。 Live Debian System 提供了一種靈活而強大的方式,讓我們能夠透過一個簡單的隨身碟,打造專屬的數位檔案管理系統,確保家庭歷史得以長存。這個系統無需安裝,不會影響現有的電腦環境,讓使用者能夠安心體驗 Linux 的強大功能。 透過這系列文章,我希望帶領讀者從基礎的電腦概念開始,逐步了解如何建構 Live Debian System,並運用它來保存與管理個人與家庭的重要數位記錄。無論你是技術新手,還是對 Linux 系統已有一定了解的使用者,都能從這系列文章中獲得實用的知識...